在河南能源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职工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如何为职工成长打造更广阔的平台?如何让职工队伍焕发出更强大的生机和活力?6月21日,《中国煤炭报》刊发文章,对淮河能源集团健全完善与管理岗位、技术岗位相适应的等级(序列)和待遇机制,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进行了深入报道。
淮河能源集团的积极探索,为我们开拓人才培养方法、提升人才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现予以转发,以供学习。
日前,笔者走进淮河能源集团张集矿李忠敬技能大师工作室,该集团首席技师李忠敬正手把手地指导青工开展技术攻关。
“自从集团推行人力资源薪酬改革、打通操作序列岗位职业晋升通道以来,愿意到我这儿来学技术的青工明显变多了。”李忠敬笑着说。
去年,淮河能源集团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同比增幅13%,位居行业和地方前列。产业工人经济地位稳步提升的背后,是该集团健全完善与管理岗位、技术岗位相适应的等级(序列)和待遇机制,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的积极探索。
拓宽职业通道,“蓝领”也能高薪
2021年,淮河能源集团3名70后工人大拿庞士宝、邵桐龄、李忠敬,被聘为该集团首席技师。虽不是被提拔当上某个“长”,但他们的工作职责范围变了、收入涨了。按照淮河能源集团印发的《首席技师、资深技师聘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获聘首席技师后,他们每人年收入可达五六十万元。
“以前工人出身的我们要想‘往上走’,都要去争个‘长’,否则没出路。”邵桐龄说,“如今这个局面已经被打破了,愿意钻研技术的工人有了盼头。”
该集团推行人力资源薪酬改革以后,打破了以行政级别为基础的管理层级设置,重塑管理、专业技术、操作三大岗位序列。根据政策,首席技师待遇可达到矿副总工程师水平,资深技师待遇可达到科区长水平。
“此举打破了工人晋升的‘天花板’,就是为了让工人更加体面地工作和生活。”淮河能源集团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说。
丰富历练平台,锻造高技能队伍
近日,笔者见到淮河能源集团淮沪煤电公司田集电厂王劲松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办人王劲松的时候,他正在与工作室成员开展热控技术攻关创新。
“我们工作室自2013年成立以来,以解决现场急、难、险、重问题为抓手,每年为企业创效上亿元,已入选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王劲松颇为自豪。
截至目前,淮河能源集团被上级工会命名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共20个,其中,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个,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4个。
淮河能源集团还利用各级劳动竞赛、青工“五小”竞赛等,打造高技能工人队伍。近年来,该集团举办的职工技能竞赛涉及煤、电、气三大主业主体专业,涵盖智能化工种10个。
“我们瞄准智慧矿山建设衍生出的新岗位,增设‘四新’竞赛工种,比例不低于40%。”淮河能源集团煤业公司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淮河能源集团深入推进师带徒结对子工作,去年以来,新结师徒1810对、出师1082对。
创新培训模式,亮明培养导向
前段时间,朱集东矿保供队电工姚广兵获得高级技师证,不仅获得一次性奖励4000元,每月还能拿到矿上给的500元技能津贴。这只是淮河能源集团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从2018年开始,该集团对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的职工,分别给予3000元、4000元一次性奖励。
“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支撑。”淮河能源集团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落实终身职工技能培训制度,该集团先后出台多项制度。
除了引导鼓励工人参加技能鉴定外,该集团明确提出:工人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对取得中专(技校)及以上国家承认学历的,可根据学历层次分别给予每人1000元至5000元的一次性补助。
在此基础上,该集团注重提高培训质量。针对近年来新产业板块急需大量高水平操作工岗位现状,该集团增加电力、天然气相关专业教师队伍,实施高技能人才技能提升计划。去年,该集团委托常州大学开设“订单班”,对口培养燃气专业高技能操作团队,并把电力板块优秀青工送到高校“回炉升级”。同时,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到企业授课。
另外,淮河能源集团开发了职工培训系统APP,全面优化培训流程,打破传统方式,多举措提升培训效果。